近日,来自以色列的摩西·托弗(Moshe Shem-Tov)在纪念馆名单墙上找到四位亲人的名字,并向我们道出了他们避难上海的经历。弗里达·卢宾斯基(Frieda Lubianitzky)一家曾居住在但泽(今格但斯克),二战期间,纳粹攻占但泽,弗里达的女儿和外孙不幸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,再也没能回来。弗里达只能携两子——沃尔纳(Werner)和霍斯特(Horst)仓皇出逃,来沪避难。

摩西在名单墙上找到家人名字
弗里达一家在上海度过了九年时光。沃尔纳、霍斯特兄弟二人在上海完成了学业,并走向了完全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——弟弟霍斯特从医,哥哥沃尔纳学习土木工程,后来成为一名建筑师。沃尔纳在上海还收获了爱情,与犹太难民女子格特鲁德(Gertrude)结为夫妇。

沃尔纳和格特鲁德的结婚证书
战后,弗里达带着儿子、儿媳前往以色列,后移居加拿大。摩西说,霍斯特常常向他们这些后辈讲述在上海的避难经历,即使过去多年,他遇到中国人时还能用中文打招呼。霍斯特家中还留存着许多与上海有关的史料,包括哥哥沃尔纳的结婚证书。
看到名单墙上亲人的名字,摩西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。他说家人一直非常念旧,即使搬家也舍不得丢弃在上海使用过的老物件。如今,亲历者已经逝去,“为铭记这段历史而建立的纪念馆,正是这些史料最好的归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