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

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

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坐落于虹口区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,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历史遗迹的纪念馆。2007年,纪念馆以摩西会堂旧址为核心建立,讲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犹太难民为躲避纳粹迫害辗转来沪,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、相濡以沫的历史。

2020年12月,纪念馆扩建完成后,占地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,通过近千件(组)珍贵文物史料,160余个鲜活的人物故事、10余个复原场景,以及镌刻有18578个姓名的“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”,生动、真实、可信地再现“上海犹太难民史”。

在纪念馆周边的舟山路、霍山路上,至今留存着许多犹太难民的生活遗迹,美犹联合分配委员会(JDC)旧址、罗伊屋顶花园旧址、布卢门撒尔旧居、霍山公园等历史建筑和历史遗存,一一记录着当年的故事。


摩西会堂

摩西会堂位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内,是一栋青砖墙面、红砖斜尖顶的三层外廊式建筑,为上海仅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。1927年,俄罗斯犹太人共同集资修建摩西会堂。二战时期,其成为在沪避难犹太难民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。改革开放后,每年都会有许多外国客人来这栋小楼探访,它的昔日身世开始引起人们关注。

2005年,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。2007年,根据原始建筑图纸,摩西会堂进行全面修缮恢复了原貌,并以其为核心建筑建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。2014年,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白马咖啡馆

白马咖啡馆最早开业于1939年,由从奥地利维也纳逃亡到上海的鲁道夫·莫斯伯格夫妇经营,深受背井离乡的犹太难民欢迎,是他们日常聚会的场所。咖啡馆原址在长阳路临潼路路口,2009年因配合长阳路拓宽工程被拆除。2015年,作为上海纪念“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”的重要项目,按照1:1比例复建于长阳路67号,保留了部分原建筑构件和家具。


美犹联合分配委员会旧址

美犹联合分配委员会全称American Jewish Joint Distribution Committee(简称JDC),是1914年成立于美国纽约的救济组织。1938年,设立驻沪分支机构,选址霍山路119号至121号办公。JDC是当时援助上海欧洲犹太难民最主要的救济组织之一,援助资金多用于建立难民宿舍、救济食堂和医院等。


霍山公园

位于霍山路118号,建于1917年,最初称作斯塔德利公园。二战期间,成为居住在虹口的犹太难民休憩和聚会的场所,深受犹太孩子们的喜爱。1944年6月,改名霍山公园。1994年,“犹太人重聚上海”活动举行,并在霍山公园设立“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居住区”纪念碑,碑上用中文、英文和希伯来文三种语言记录了该区域的大致范围。


罗伊屋顶花园旧址(百老汇大戏院)

1928年,美商奥迪安大戏院公司投资建造百老汇大戏院。1930年9月正式开业。1939年,犹太难民租赁并改造了戏院楼顶,使之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犹太难民聚会场所——罗伊屋顶花园,又称麦司考脱屋顶花园。每逢节假日,众多犹太人换上盛装在罗伊屋顶花园参加舞会、宴会等活动,获得片刻放松和愉悦。犹太艺术家也经常在此举行音乐会。

馆内及周边历史遗迹
  • 在纪念馆周边的舟山路、霍山路上,至今留存着许多犹太难民的生活遗迹,一一记录着当年的故事。

  • 摩西会堂

  • 白马咖啡馆

  • 美犹联合分配委员会旧址

  • 霍山公园

  • 罗伊屋顶花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