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3日,首次来华的钢琴大师马丁·卡茨(Martin Katz)访问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。卡茨在纪念馆参观后深受触动,感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,表示这里是此次中国之行最难忘的一站,在留言簿上写下:纪念馆的工作非常有意义,这是一个温暖而富有爱心的团队。

卡茨在馆内参观
参观时,卡茨看到展厅内陈列着一张白马咖啡馆1939年的老照片,马上脱口而出“咖啡店名字应该源自奥地利轻歌剧《白马旅店》”。工作人员告诉卡茨,原犹太难民莫斯伯格正是因为喜爱这部轻歌剧,所以在上海开咖啡馆时取名“白马咖啡馆”。卡茨听了这个故事马上表示一定要去马路对面的白马咖啡馆坐坐。

卡茨留下参观感言
卡茨说,自己之前对犹太难民避难上海的历史一无所知,回到美国后会将这段历史告诉亲人、朋友、同事和合作伙伴们,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让更多人接触到这段温暖的历史。

卡茨与陈俭馆长合影留念
人物简介:
马丁·卡茨被《纽约时报》誉为“伴奏艺术的黄金标准”,其45年的职业生涯跨越五大洲,与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唱家们共同演出和录音。在过去的30多年间,卡茨一直任教于密歇根大学音乐、戏剧和舞蹈学院,主持合作钢琴专业教学。他的学生遍布全球,其中一位便是与纪念馆合作谱写新音乐剧《上海奏鸣曲》的旅美中国小提琴家、美国特拉华大学音乐教授高翔。《上海奏鸣曲》取材于二战时期流亡上海的犹太难民音乐家真实故事,力求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。